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新闻 > 焦点新闻

历史性突破!广西壮锦首次实现全真丝织造

2024-12-06 10:02     来源:河池融媒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原标题:

新质生产力织就产业新锦图

千年壮锦首次戴上“皇后”桂冠

广西首条全真丝壮锦生产线在河池投产,对补齐产业链、拓展海外市场、让壮族瑰宝走向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伴随着高速运转的织机发出咔嚓咔嚓打纬声,一缕缕晶莹透亮、被誉为“纤维皇后”的蚕丝,经过数控龙头的经纬交织,变成一匹匹带有田字纹、星星花纹、梯田纹、太阳纹等提花纹的全真丝壮锦,如瀑布般流淌下来……12月3日,广西首条全真丝壮锦生产线,在河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机投产。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沈蓓表示,这是广西壮锦首次实现全真丝织造,对补齐产业链、拓展海外市场、让壮族瑰宝走向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壮锦,主要用棉、麻、化纤编织而成,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更加轻薄柔软、亲肤透气的全真丝壮锦,市场呼声愈发响亮。然而,受到产业链、供给侧、原材料成本等瓶颈制约,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中,唯一没有全真丝产品投入市场的织锦。

“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河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务副主任刘志鹏说,河池是“中国丝绸新都”、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目前,全市规上茧丝绸企业有23家,茧丝加工能力占广西总量的40%,生丝年产量已超过6700吨,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积累沉淀,在不断释放技改融资等“政策红利”的加持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千亿蚕桑茧丝绸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条生产线在河池投产的关键,就是这里拥有最优质最丰富的原材料。”嘉联公司总经理王卓表示,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嘉联不仅要站稳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开拓东盟市场,还要瞄准市场空白,加快转型升级,致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

目前,企业正根据客户订单和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全真丝壮锦提花纹的样式,推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又叫得响的河池丝绸品牌,让河池茧丝绸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乘风出海,进军国际市场。




短 评


河池以创新为主导,用优势资源换产业、换市场、换技术,打造全产业链,不仅让古老传统的丝绸不断蜕变,让千年壮锦焕发新活力、新魅力,也在向新而行中为“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的注脚。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河池在茧丝绸产业面临越来越多挑战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一带一路”倡议,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走出了一条以创新引领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的实践之路。

其中,蚕吐出的“黄金茧丝”,被北京故宫用于复原皇家蚕丝被;高品级生丝成为路易威登、爱马仕、香奈儿等奢侈品牌的指定原材料;丝绸制品登上美国亚马逊网上商城;上万件丝绸服装在全球高端付费会员制商店“山姆会员商店”被顾客一抢而空……

不断破解瓶颈制约,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大力培育千亿蚕桑茧丝绸产业集群,不仅契合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也为河池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底气、提振了信心。

如今,桑蚕茧丝绸已成为河池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正如寓意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壮锦,以新质生产力织就的产业新锦图,拥有广阔天地,充满无限机遇。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