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现对《河池市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特色食品产业是我市实现乡村振兴和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借鉴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特色食品加工产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实现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根据《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由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编制了《河池市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发展现状
一是特色食品产业初具规模。“十三五”期间,全市食品加工产业产值完成41.69亿元,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8%。特色食品产业在全市食品加工产业中占比达90%以上。二是龙头企业带动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企业7家,总数达11家;成功申报地理标志商标13个,广西著名商标21件,“丹泉”“巴马丽琅”荣获中国驰名商标;19个产品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三是健康品牌创建成绩斐然。“十三五”期间,全市“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的农产品216个。全市获得广西富硒农产品认定33个。全市共有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农业企业品牌、9个农业产品品牌入选广西农业品牌目录,有9家企业17个农产品被认定为“圳品”。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初见成效。通过重组优化,形成一批原料足、成本低、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糖厂,糖厂原料蔗平均满足率达80%以上。五是产业原料供应充足。“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全市油茶种植总面积达180万亩,核桃种植面积260万亩,全市肉牛出栏22万头,肉羊出栏80万只,牛羊饲养量及出栏量均居全区第一;肉猪出栏187万头;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突破100万亩,“三特”水果面积95.79万亩,中草药产量5.3万吨;糖料蔗种植面积74万亩,糖料蔗产量240万吨。六是产业环境不断优化。七是产业聚集效应初步体现。
(二)总体要求
1.总体思路。以巴马健康长寿生态食品产业园为核心区,以“长寿巴马”公用品牌为统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强化创新驱动,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加快形成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全面开启全市健康长寿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优势特色食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90亿元以上(其中:优势产业140亿元,重点产业35亿元,新兴产业15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食品产业产值与全市工业总产值占比由9.08%上升到15%。到2030年,力争全市优势特色食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其中:优势产业190亿元,重点产业75亿元,新兴产业35亿元)。
以打造巴马健康长寿生态食品产业园为核心,建设都安特色食品产业分园(畜禽加工产业),逐步辐射带动全市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形成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的总体布局。
按照全链条发展、系统化推进的理念,综合考虑原料供应、加工基础、产业形态、产品结构、发展前景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现状和潜力,将现有的生态特色食品细分行业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三个层次,梳理产业的优势环节、薄弱环节和空白环节,按照“强链、延链、接链、建链”的发展思路,明确特色食品的产业分类布局。
——优势产业。围绕以酿酒、健康饮用水、制糖业三条重点产业链,针对原料供给、加工环节、包装配套、仓储物流、品牌塑造、市场拓展等方面,补齐链条短板,推动产业体系重构和优化,向上延伸供应链,向下拉长消费链,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和紧密联动,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重点产业。围绕以山茶油、核桃、板栗加工为主的油料坚果产业,以生态长寿养殖加工为主的畜禽加工产业、以本地优质特色粮食果蔬为主的粮食果蔬加工产业、以本地节庆与民间特色制作为主的特色副食品产业四条特色产业链,以独特优势资源、民族地域文化、市场消费需求为切入点,以原料基地、加工企业、融合业态为支撑,以标准制定、品质升级、品牌塑造为抓手,构建具有特殊地位、富有河池特色、契合消费升级、具备优势的特色产业体系。
——新兴产业。围绕益生菌、中药饮品、饮料加工、火麻系列产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作为新兴产业,面向消费升级和健康需要,按照食品产业“更营养、更健康”的发展趋势,统筹考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布局功能食品以挖掘食品健康、养生、长寿的发展的潜力和新增长点,形成具有满足特定需求、附加值较高属性的新兴产业集群。
每个产业列出具体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目标,以及产业发展路径专栏(专栏包括市场分析、发展切入点和重点项目)
(四)产业载体。产业园区建设以巴马健康长寿生态食品产业园、都安特色食品产业分园为先导,逐步辐射带动东兰县、凤山县创建产业园,带动东兰、凤山健康长寿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原材料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有机化、品牌化”思路,调整优化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推动“一县一业”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每个县(区)选择2—3个优势特色产业,形成特色食品产业原材料基地布局。交易集散与物流配套建设,规划建设巴马长寿健康产品特色交易集散中心,在环江筹划建设河池特色食品展销中心,在宜州建设河池市会展中心,作为全市产品展销交流、会议活动承办、交易集散的重点项目。
(五)主要任务,提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科学技术对行业发展支撑作用、不断拓展特色食品市场空间、扎实推进“长寿巴马”品牌建设、切实保障特色食品质量安全、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开展特色食品绿色发展示范创建活动、加强规划对绿色发展的引导、加强安全生产等九个重点任务达成发展目标、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优化。
(六)保障措施,包含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建立规划统筹制度、积极落实优惠政策、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吸纳产业需求人才五个方面。
一个附件为重点项目表。重点项目表68个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左右,分别是优势产业26个、重点产业24个、新兴产业5个、产业配套与融合发展项目13个。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